Dear同學:
以下新聞為從昨天的自由時報剪貼過來,非常有意義,所以一定要和同學分享。據說他們是23期,和我們差35歲,我們又恰好為35屆,是否他們畢業的次年就改「第一屆」了?因為之後35年,第35屆,我們也畢業了。廖永安在母校二三十年,應該可以給我們「解惑」吧? 老昌
中一中9旬「老」同學 年年同學會
18人歡聚一堂 有人從美日趕回
〔記者蘇金鳳/台中報導〕十八位高齡九十歲、台中一中畢業校友昨日齊聚開同學會,子孫滿堂的他們,有人兒子與孫子三代均就讀中一中,而為了見老同學一面,更有人從美國、日本趕回,就為了重溫當年的生活點滴。
台中一中二十三期畢業生三十年前開始舉行同學會,每年一次,到今年畢業滿七十年,因為是二十三期,都盡量選在三月二十三日 聚會。同學會主辦人林仲春表示,七十週年的聚會更有意義,同學們已九十歲了,每一年見面,心中的溫馨感則是一年年增加。
這些老同學們三十年前便不間斷地舉辦同學會,最盛時期還有四、五十人參加,今年則有十八位,眼見參加人數愈來愈少,眾人更加珍惜每一次的聚會。
昨天到場的同學,雖多數住在中部地區,但也有人在子孫陪同下,從北部、南部趕來,甚至遠從美、日趕回國,其中已成日本公民的洪戴枋,特別從日本飛回台灣看同學,洪戴枋雖十九歲就到日本讀京都大學,長期旅日,台語仍相當流利。
住高雄市的陳界,跟前總統李登輝是台大農經系的同班同學;主辦人林仲春則是子孫三代都念一中,還有九人當醫生,相當優秀。
眾人回憶當年的情形,都表示當時 老師雖嚴格,但不會打學生,只會用說教的方式,而且老師相當有愛心。此外,當年很多人都住宿舍裡,生活中規中矩,跟現在的高中不一樣,也不會有「把妹」的情形發生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